油脂-油脂粒
可見于面部任何地方,也可見于任何皮膚類型,甚至在干性皮膚上也可以發現。主要與個體的脂肪代謝紊亂有關。且數量從1、2個到數個不等。但邊界清楚,呈圓形;且不融合。好發于眼周圍。
油脂粒產生的原因:
個體的脂肪代謝紊亂:皮膚無法均勻地分布油脂,所以局部有過多的油脂滲出,而另一方面皮膚本身的油脂可能缺乏。
使用不適當的護膚品:特別是眼周,由于眼周皮膚非常薄,且循環不暢,所以若將面霜涂在眼部,很可能眼周皮膚無法吸收,導致過多的油脂堆積,形成油脂粒。
或有時皮膚缺水,而不是缺油,若單純補充含較多油分的護膚品,皮膚干燥的狀態不但無法改善,甚至還會有油脂粒產生。
去粒處方:
1 使用正確的適合自己的護膚品:
應首先診斷自己的皮膚類型,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皮膚類型的護膚品。特別是覺得皮膚干燥時,應確定是缺油還是缺水。您可以用手推一下自己的皮膚,如果有細小的紋路出現,那就是缺水紋,您的皮膚是缺水(但謹記各種皮膚類型均可缺水,甚至油性皮膚也可能缺水)--所以您的首選是保濕霜,如薇姿的潤泉長效保濕系列,共有3種類型可供選擇。
若沒有缺水紋,但有明顯的干燥和脫屑,則為干性皮膚,在冬季,您可以選用持久營養霜。
眼部,則應使用眼霜,因為眼霜是專為眼周皮膚設計的,通常含油量較低,如薇姿的眸麗眼部修護啫喱和薇姿的彈力修紋緊膚眼霜,同時COSMO也推薦試用一些知名品牌如:Lancome眼霜,SK-II眼霜,Estee Lauder眼霜,HR眼霜,Christian Dior眼霜,Clarins眼霜,玉蘭油眼霜等。
2 立即去除已有的油脂粒:
通常在選用了正確的護膚品后,如果數量較少的油脂粒會在1個月內消退,若數量較多,則可以自己在家中,將針消毒后直接挑掉,但是此種行為一定要慎重再慎重,謹防細菌感染,因小失大。或到有聲譽,衛生標準嚴格的美容院請他們幫助。最好去名醫院皮膚科尋求幫助。
體內原因:眼部、面部出現油脂粒大多是由于近期身體內分泌有些失調,致使面部油脂分泌過剩,再加上皮膚沒有得到徹底清潔
眼霜不能過油:過于油性的眼霜,皮膚難于全剖吸收,使多余的油脂粒堆積在眼部周圍,而形成眼袋狀。眼霜最好還是選用質地清爽的產品,可以用茶包冰敷,平時也可以多搽抗眼袋的眼霜啊。還有,就是記得睡前一定不要再喝水了~~~很容易讓眼睛水腫的
最好用鮮蘆薈膠按摩擦臉。用淘米水。米醋。牛奶洗臉,可以美白,保濕。除菌,清潔皮膚。多吃蔬菜水果,
簡單四招消除眼周油脂粒:
1、趕快停用營養成分太高的功能性眼霜,改用清透補水的眼部凝露、啫喱。
2、使用專門的眼部卸妝液,徹底清除眼部彩妝;即使沒有化妝,也用眼部卸妝液輕柔地擦洗眼周肌膚。
3、養成睡前洗兩次臉的習慣,并用清水徹底沖盡殘余,洗后使用棉片蘸取爽膚水進一步清潔眼周。但在清潔過程中不要過度揉搓,避免刺激。
4、已經生成的油脂粒最好待其自然恢復,不要自行去除,如果特別需要處理,建議到美容院或醫院請專業人士幫忙。
脂肪粒可以去皮膚科用針挑掉,注意局部皮膚的保養。也可能是粟丘疹,建議去醫院明確診斷。平時應避免使用油脂性化妝品,需要補妝時也應用紙巾吸去臉上的油脂
油脂-脂肪
該類物質。用弱極性的脂肪性溶劑(如乙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從動植物組織中萃取出的不溶于水的物質。其中最重要的有油脂、類脂和蠟三類。油脂是脂肪族羧酸與甘油所形成的酯,在室溫下呈液態的稱為油,呈固態的稱為脂肪。從植物種子中得到的大多為油,來自動物的大多為脂肪。油脂中的脂肪酸大多是正構含偶數碳原子的飽和的或不飽和的脂肪酸 ,常見的有肉豆蔻酸(C14)、軟脂酸(C16)、硬脂酸( C18 )等飽和酸和棕櫚油酸(C16,單烯)、油酸(C18 ,單烯)、亞油酸(C18 ,二烯) 、亞麻酸(C18,三烯)等不飽和酸。某些油脂中含有若干特殊的脂肪酸,如桐油中的桐油酸,菜油中的油菜酸,蓖麻油中的蓖麻酸,椰子油中的橘酸等。油脂根據其飽和程度可分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非干性油。不飽和程度較高,在空氣中能氧化固化的稱為干性油,如桐油;在空氣中不固化的則為非干性油,如花生油;處于二者之間的則為半干性油。
分布
油脂分布十分廣泛,各種植物的種子、動物的組織和器官中都存在一定數量的油脂,特別是油料作物的種子和動物皮下的脂肪組織,油脂含量豐富。人體中的脂肪約占體重的10%~20%。
原因
第一個就是護膚品不適合你的皮膚;另一個是皮膚的基礎狀態不好。
水之印的美白保濕乳液有爽潤型和深潤型,都有一定的保濕作用,前者比較清爽(夏天用)后者略油(冬天用),不知道你用了哪一種(估計是后者),這個產品通常適合混合型皮膚用來改善面部油脂分泌不均勻;如果你是油性皮膚,而且缺水,這種外油內干的皮膚通常會有比較厚角質層(敏感性皮膚除外),角質層沒有護理好就會導致毛孔容易堵塞,加上長期缺水面部血液循環不良無法吸收護膚品中的大分子養分,比如油脂類分子,導致局部過多的堆積,形成油脂粒。
方法
因為大部分的保濕乳液都含油分,油性皮膚使用保濕型乳液要注意選擇一些不含油分的補水產品,以及多做水療,因為這樣的補水不含油分 對初期改善皮膚效果很好。過一段時間后皮膚的水油平衡得到調整后,在使用清爽型油性皮膚專用的乳液,保持皮膚的狀態。
目前的狀態下,建議你立刻停用目前任何含油分的護膚品,只用洗面乳。平時注意清潔不要讓臉處于很油的狀態,吸油面紙,卸妝液都可以選擇性使用。還要常補水,建議你自制水療面膜代替護膚品每天使用。做法是:紙質面膜紙一片,純凈水80%+清爽保濕水20%(任何一款只要不含油的,推薦玫琳凱,薇姿,倩碧)浸濕后敷在臉上15分鐘,然后睡覺。堅持1-3個月油脂粒自然會慢慢消除。
參考資料:對。珍珠粉顆粒很大容易堵塞毛孔,用的時候要兌蜂蜜或者蛋青,干了后要洗凈。暫時不要涂吧。
4大盲區
盲區一:肌膚太干所以產生脂肪粒 很多人都覺得是因為自己的皮膚太干燥了,才會導致脂肪粒的產生。其實不然,干性肌膚的人通常選用油性護膚品卸妝油來養護肌膚,以為可以這樣便可舒緩干燥現象,實際上,正是由于使用了過量的油性產品,才會誘發眼周肌膚炎癥或是脂肪粒。
盲區二:可以自己用針挑掉脂肪粒,有很多美眉在論壇里發帖說出現脂肪粒只要自己輕輕用消毒針挑到就好,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大錯特錯!產生脂肪粒的肌膚本身就已經足夠脆弱,如果不經過專業的程序,自己動手挑掉脂肪粒的話,很容易造成肌膚再次感染,令肌膚狀況更加糟糕。
盲區三:夏季用防曬眼霜可抗脂肪粒,也許你以為,防曬眼霜能夠對抗紫外線對皮膚的侵襲,其實,對于易產生脂肪粒的肌膚來說,防曬品中的刺激成分會讓肌膚更加脆弱,更易產生脂肪粒。
盲區四:脂肪粒是永遠無法消除的 ,其實,脂肪粒并沒那么“堅不可摧”,只要保養方法得當,仔細調養,讓肌膚恢復通暢的新陳代謝,一切便可迎刃而解。在平時使用眼霜時,量要輕薄,切勿貪多,手勢要輕柔。正確的涂法是:順內眼角、上眼皮、眼尾、下眼皮做環形按摩,讓肌膚完全吸收。
化學性質
油脂中的碳鏈含碳碳雙鍵時(即為不飽和脂肪酸甘油酯),主要是低沸點的植物油;油脂中的碳鏈為碳碳單鍵時(即為飽和脂肪酸甘油酯),主要是高沸點的動物脂肪。
其中油可以進行加成反應(如氫化),油和脂都能進行水解。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3NaOH→3C17H35COONa+CH2OHCHOHCH2OH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2 酸
C17H35COOCH +3H2O→3C17H35COOH+CH2OHCHOHCH2OH
C17H35COOCH2
油脂是食物組成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同質量產生能量最高的營養物質。1g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時,放出熱量約39kJ,大約是糖或蛋白質的2倍。成人每日需進食50~60g脂肪,可提供日需熱量的20%~25%。
作用
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進食欲,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攝入過量脂肪,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壓,也可能會誘發乳腺癌、腸癌等惡性腫瘤。因此在飲食中要注意控制油脂的攝入量。保持體溫,人體的備用油箱,重要的功能物質,合成其他物質的原料,承擔多種生理功能,
液態油類可根據它們在空氣中能否干燥的情況分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非干性油三類。除三甘油酯外,并含有少量游離脂肪酸、磷脂、甾醇、色素和維生素等。
制法有壓榨法、溶劑提取法、水代法和熬煮法等四類。所得的油脂可按不同的需要,用脫磷脂、干燥、脫酸、脫臭、脫色等方法精制。
油脂是人體重要的供能物質,并能在人體內儲存起來,成為維持生命活動的備用能源物質。
“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類:包括大豆油、葵花油、玉米油、紅花油、胡麻油等;適合膳食葷素搭配的各類人群食用,特別是吃動物性食品較多、植物性食品較少的人。
各類不飽和脂肪酸較為均衡的油類:包括花生油和芝麻油;適合各類人群食用。
“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類:包括棕櫚油、豬油、牛油、羊油、奶油、植物奶油、椰子油等。適合素食者或很少食用動物性食品的人食用。
油脂行業主要分工業油脂和食用油脂。食用油脂中又分為植物油脂和動物油脂。作為目前市場主導的植物食用油脂,其主要原料為來自國外的大豆等,所以一般油脂企業分布于沿海地區,比如山東,遼寧,廣東,江浙等地。另外,油脂壓榨過程產生的豆粕等副產品又在油脂行業旁邊形成了一個飼料產業鏈,支持著養殖等行業的發展。
油脂行業的崗位需求主要涉及到車間操作,檢驗化驗,倉儲物流等,另外帶動了大量機械化安裝維修,飼料加工等副產業在其周圍。所以,從大型的工程技術師,到項目管理,這都是油脂行業需要的人才。
目前油脂行業動向完全掌控在國外手中,因為國內油脂加工原料長期依賴于國外進口,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我國已經開始對油脂加工業大力度進行保護,在未來,我國將擺脫目前一方油養一方人的局面,讓國內的土產大豆成為主料,讓人民擺脫掉吃國外油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