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員會通報,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涉嫌使用非食品原料違法加工食用油脂,昆明市質監局已責令該企業召回“吉象”牌散裝豬油、桶裝豬油、豬油植物油調和油3個問題產品。據介紹,截至21日17時,已監督召回“吉象”牌散裝豬油、桶裝豬油、豬油植物油調和油136.599噸。
云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監督處處長劉云峰介紹,5月18日,在昆明市開展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抽查結果發現,豐瑞油脂涉嫌使用工業用豬油和工業用魚油作為原料,摻混加工食用油脂,所生產的“吉象”牌散裝豬油、桶裝豬油、豬油植物油調和油產品在云南省內銷售。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員會通報了相關情況。5月19日,云南全省各級質檢、工商、食藥監部門開展行動徹查問題油。截止5月21日17時,共出動執法人員7975人次。質監部門排查了以食用油脂為原料的糕點、餅干、油炸食品等生產加工企業2112家,工商部門排查了經營戶、商場、超市和批發及集貿市場12554家,食藥監部門排查餐飲企業3496戶。
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位于昆明市楊林工業園區,成立于2010年,距離嵩明縣楊林鎮僅有幾公里之遙,專業生產和經營“金菜花”牌系列植物油、高營養價值的山茶油、核桃油、橄欖油、“吉象”牌系列精煉豬油,以及精選大豆、高蛋白豆粕、菜粕等產品。
該公司副總經理張穎煜稱,“吉象”牌豬油主要是采購環節出現了問題。按照該公司作業流程,采購來的原料會被運到豐瑞油脂公司昆明涼亭進行分裝,然后再發貨給各個經銷商。云南豐瑞油脂公司每月生產“吉象”牌豬油約二三十噸,占整個公司銷售份額的5%,是根據各地經銷商訂貨量來生產的。“是最近一個季度的原料出現了問題,以前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張穎煜說,公司是按月度采購原料的,采購地主要在廣東省,但沒有固定的原料廠。
“原料廠家先郵寄樣品,公司對樣品進行檢測,檢測合格之后公司再與原料商簽訂訂購合同。原料商負責運輸原料,待原料運到昆明,再進行一次檢測,然后才進行分裝。”張穎煜稱,在整個分裝環節,豐瑞公司沒有添加任何添加劑,產品分裝完成后,還要再進行一次檢測,然后才配發給各個經銷商。
“目前已經對相關采購人員采取了停職處理的要求,對涉嫌違反食品安全的人員將追究法律責任。”張穎煜稱,目前已經對全省范圍內的經銷網絡下發書面通知,要求對“吉象”牌的相關產品采取就地封存,統一運回昆明指定地點,等待處理意見。
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在全省有23個經銷點,其中昆明僅有小街和小板橋駿騏經銷點。5月18日16時許,該公司已經停止涉嫌產品的生產工作,并設立全省產品召回點23處,全省范圍派出了30名服務人員分赴各地進行蹲點守候,做好消費者的召回、賠償事宜。張穎煜表示,截至5月17日,公司已經召回了98.26噸的“吉象”牌豬油,目前還有二三十噸未召回。
“每次檢測都是合格的,但是為什么這一次會出現問題,應該是檢測設備已經陳舊了,可能不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張穎煜稱,涉嫌違規的產品目前已經由相關部門就地封存了,要等相關部門檢測結果出來之后,再進行下一步處理,如果有問題就會立即銷毀。對于今后是否還會繼續使用“吉象”這一品牌,張穎煜說,目前還沒有做出相關決定,要根據相關部門要求來處理。
據悉,工業用豬油和食用豬油之間有著巨大的價差,一般的工業用豬油每噸不到4000元,而食用豬油中的精煉板油現在每噸已高達18000元。最便宜的食用豬油每噸也得上萬元。
廣東省河源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其官方網站刊發的一篇《如何區別工業豬油與食用豬油》一文中稱,豬油質量的一個評價指標是酸價,它是指油脂氧化后產生出的游離脂肪酸的多少,正常二級食用油的酸價為4,色拉油為0.3,酸價越低,油的質量越好。
公開資料顯示,酸價值是反映油脂酸敗程度的一個重要衛生指標,酸價值越高,表明油脂酸敗程度越厲害。《食用動物油脂衛生標準》規定,食用豬油的酸價值每克不得高于1.5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