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使用要求選購合適的產品 皮帶秤的選用要“量體裁衣”,不要不分場合,應合理選用合適的等級。等級高,不僅造價高,維護要求嚴,而且還有環境適應問題。對散料貿易結算公證秤,因關系到經濟活動中買賣雙方的直接經濟利益,故其計量性能要滿足預定的要求,一般選用高計量準確度和較完善的自控自校功能的產品,如使用準確度為0.5級的多托輥智能化微機皮帶秤(電腦皮帶秤)。對企業內部能耗結算等生產管理皮帶秤的選用,可比貿易結算秤降低一個檔次,使用準確度在±1.00%(1.o級)左右的就可。對一些低價物料的庫存管理,生產過程中的監控,如潛存的安全報警、破碎機給料多少的監控,計量準確度還可以低一些,采用2.o級,生產工藝控制用配料秤一般不是單臺使用,,在工作現場總是多臺秤配合工作,其配料準確度與計量準確度有所區別。首先要求每臺秤的量性能穩定可靠,抗偏載、抗干擾能力強,工作中故障少、維護簡便。配料皮帶秤多采用整機式或懸臂式,二次儀表多采用分布式。
(2)正確識別產品規格書中的技術指標 電子皮帶秤的重要技術指標——計量準確度的定義應符合GB/T 7721-2007(相當OIML R50國際建議)的規定,計量準確度對應的動態累計誤差是在皮帶秤的有效稱量范圍——流量在20%—100%的最大流量時的最大允許誤差。并且實物檢測應按JJG 195-2002的規定進行。一些廠商提出的滿量程計量準確度是不可取的,一臺皮帶秤不可能只在最大流量這一量程上運行,實際上這臺皮帶秤的計量準確度 廠家是不保證的。還應該明確的是,計量準確度是指皮帶秤整個稱重系統使用中的動態計量能夠保持的最大允許誤差,不是皮帶秤某個部件(如傳感器或二次儀表)的精度,也不是皮帶秤檢測使的最大允許誤差。一臺檢定時允許誤差為±1.0%的皮帶秤,在使用中只能維持到±2%,兩者差一倍。
(3)檢測信號的輸送方式在皮帶秤使用現場,秤架和傳感器的安裝位置與主控顯示側表儀的位置遠近不同,總有一段距離。工業現場的空間電場、磁場一般都比較大,檢測信號的輸送將受到空間電場、磁場的影響。模擬式信號輸送一般應先放大并用屏蔽電纜輸送,數字式信號輸送則幾乎不受影響,這就是數字式信號輸送比模擬式信號輸送優越
(4)細心理解產品說明書上的自控技術跟蹤補償、自動調零等可以提高計量準確性和穩定性,自動校驗、故障自診斷可以減輕用戶在維護校準上的困難。但功能增加同時將使造價增加,在選用時應根據使用條件和要求,進行技術經濟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