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械引起損傷
當玉米烘干機的輸送部分發生晃動、磨損、碰擊,會直接損傷玉米表面,造成爆腰。因此,輸送部分應經常檢查并調整,有碰擊處及時排除,杓子磨損給予更換,斗式升運器跑偏、松弛等,應調節到正常狀態。
2.所要烘干的玉米含水不均勻
進入同批烘干的玉米,含水率不均勻要求小于3%。相差過大,當干燥結束時,或部分還未達到干燥要求,或全部干燥后,其中部分過干燥而發生爆腰。如果需要同批次烘干,可先進行常溫循環,縮小水份差距,然后進入熱風正常干燥階段。或是采用二段干燥法,即熱風干燥至玉米含水18%左右時,停止作業5h,使玉米間水份自動平衡,然后熱風干燥至結束。
3.干燥后的玉米處理不當
玉米烘干作業完成后,如立刻送冷風冷卻,玉米表面就會突然收縮,引起裂紋,造成爆腰。如果是這種情況造成的爆腰,只要在玉米烘干作業完成以后,讓玉米自然冷卻,便可避免。
4.裝入玉米過少
批式循環玉米烘干機在額定裝機容量時,玉米在機內一個干燥循環過程中所需的時間約1h左右,其中約15min加熱,另45min不加熱(緩蘇),通過自身熱量,讓內部水份向表層擴散平衡,其烘干作業溫度可控制在規定溫度之內。如玉米裝入減少,一個循環的時間縮短,而通過干燥部的時間是不變的,因此,玉米溫度上升,干燥速度加快,緩蘇時間減少,水份擴散平衡不充分,使爆腰率增加。所以當玉米進入過少而又必須烘干作業時,宜降低進風溫度和采用間隙加熱方法。
5.上次烘干的玉米未完全清除
在進行玉米烘干作業時,升降機、水平輸送器及谷倉內等可能產生死角的部位留有上次烘干的玉米,如不清除,進入下一批干燥,自然會爆腰。所以進行下批次玉米烘干之前,一定要注意消除上次烘干殘留的玉米。
6.玉米成熟度過高
收獲期的玉米由于反復受到陽光、風雨、露水的千、濕作用,過熟時容易出現一定量的爆腰,而且其含水量已較少,在烘干機內按原定的正常速度烘干,勢必使爆腰率進一步增加。因此,過熟作物應及時收割,在烘干作業中,視過熟程度適當降低進風溫度,一般情況下可比各種機型使用說明書規定的低3~4℃。
7.上料不均勻
上料不均勻會造成部分玉米受熱時間延長,溫度偏高,脫水速度過快,同時循環不均,使終止干燥時間推遲,部分玉米過干燥,爆腰增多。含雜較多的玉米進入小型玉米烘干機筒體內,不僅引起循環不均,嚴重時還會產生架空(不循環)、堵塞停機等故障,所以含雜較多的玉米在機外揚清后才能裝入機內烘干作業。高濕玉米流動性差,為防止循環不暢,可采用少量玉米進入后,邊進谷邊循環干燥的方法,較快脫去玉米表層的自由水,提高流動性能。作業過程中,要檢查玉米下移是否均勻,需要時進行適當調整。堆放式烘干機,除嚴格控制進風溫度外,必須按要求進行人工翻動和采取間隙加熱辦法。
8.熱風溫度過高
不同類型的玉米烘干機應根據自身特點,按不同玉米裝機容量、要求選擇合理的進風溫度,依干燥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保證玉米品質。操作中如熱風溫度選擇過高,爆腰率就會超過規定值。因此,必須按說明書要求選擇有關參數,只控制最高溫度的機型,進風溫度一般應在45~55℃,使谷溫在40℃以下,保證干燥后的玉米品質。
9.干燥過度
玉米長期儲藏時,要求干燥到一定的含水率(如稻谷一般為14%)。干燥過分,表層的部分化學結合水被蒸發,玉米出現裂紋,品質下降,且重量減少,也浪費能源,增加成本,因此,烘干作業接近要求時,要注意含水率的及時測定,有自動停機裝置的機型,要正確設定停機含水率或停機時間,發現有誤差,及時加以糾正。
10.玉米進行烘干前表面有破損
烘干前的玉米破損主要是由于收獲時機械損傷所致,因此,玉米收割機作業時要對割臺、輸送、脫粒部件進行正確調整。烘干過程中,則應盡量采取低溫、慢速干燥。
以上是專家為我們制定的降低玉米烘干機爆腰率的措施,希望大家用心學習,肯定會對大家有所幫助。在這里,再次提醒大家,造成小型玉米烘干設備爆腰率過高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玉米烘干機的爆腰率。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