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設計的基本情況、倉房尺寸,儲糧品種、數量或堆高;
第二、依據通風目的,確定單位通風量,計算總風量Q;
第三、依據通風途徑比,確定通風形式,計算風道間距,布置風道;
第四、依據總風量,確定風道截面尺寸,計算系統阻力H;
第五、依據Q、H值,選擇高效低耗的風機及型號;
第六、依據新選風機參數,再對通風系統進行驗算。
(一)變截面、出風口等靜壓均勻送風管道
空氣在風道內流動,有靜壓和動壓產生,風道內的氣體流速用下式表示:
Vd=(2Hd/γ)1/2 8-42
如果風道側壁上開孔,當空氣通過側壁時,在氣流的靜壓作用下,使靠近側孔的空氣產生一垂直風道的速度Vj為:
Vj=(2Hj/γ)1/2 8-43
如圖8-30所示,側孔流出氣流速度與風道軸線的角度α為:
tgα=Vj/Vd=(Hj/Hd)1/2 8-44
式中:上Hj---風道內空氣的靜壓;Hd---風道內空氣的動壓;γ---風道內空氣的重度。
側孔實際出流速度為:
V=(Vd2+Vj2)1/2 8-45
從式8-44和8-45可以看出,出流實際速度的大小與孔口所在斷面動壓和靜壓的大小有關,其方向與靜壓和動壓之比有關。靜壓越大(相對動壓而言),α越大,即氣流越接近與管壁垂直。
側孔a*b實際流出風量
Q0=3600μf'V=3600μf0cosβV=3600μf0sinαV 8-46
式中:μ---孔口流量系數;f0---孔口面積(米2);Q0---通過孔口的風量(米3/時);f'---與速度V垂直的射流截面面積(米2)。
由于 sinα=Vj/V 8-47
將式8-47代入式8-46得: Q0=3600μf0Vj=3600μf0(2Hj/γ)1/2 8-48
或式8-48可改寫成為:Q0/3600f0=μVj=V0 8-49
側孔面積為:f0=Q0/3600V0 8-50
f0=Q0/3600μ(2Hj/γ)1/2=Q0ξ1/2/3600*1.29Hj1/2 8-50
流量系數與側孔阻力系數的關系為:ξ0=1/μ2或μ=1/ξ01/2 8-51
為了保證均勻送風,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第一,保證各孔口靜壓相等。要保持各孔口流出的風量相等,必須保持每個孔口截面上的靜壓相等,即兩孔口間的動壓降等于兩孔口間壓力損失,由1-2截面(如圖8-31所示)的伯努利方程可得到:
Hj1+Hd1=Hj2+Hd2+H損
若Hd1-Hd2=H損
則Hj1=Hj2
第二,保持各孔口的流量系數相等。如果能保證各孔口的靜壓Hj相等,各孔口的流量系數μ相同,就能保證各孔口的空氣流量Q0相等。ξ0和μ由實驗確定,它與孔口形狀、出流角α及流量比(孔口流量與孔口前流量之比,Q0/Q=q)有關。對于銳邊孔口,當α≥60°時,流量比q=0.1---0.5范圍內可近似取μ=0.6,如圖8-32所示。
第三,增大出流角α。風道中靜壓與動壓之比愈大,氣流在孔口的出流角α也就愈大,使出流方向接近于與風道側面垂直,該比值如減少,出流就會向一個方向偏斜。出流過于偏斜,也就達不到均勻送風的目的,如圖8-33所示。
要保持α≥60°,由于式8-45可知,只要使用Vj>1.73Vd,即使Hj>3Hd。當然,最好是90°,但在實際工作中不可能做到,儲糧通風中,為了使空氣出流方向垂直于管壁,通常采用在孔口上蓋以竹罩即加分配器罩的方法。
例1.某倉房長48米,寬18米,小麥堆高5米,糧食水分在安全標準以內,試設計一個變截面地槽,各空氣分配器面積相等的等靜壓通風系統。
解:1、總風量Q總的確定
(1)總風量:單位通風量選取q=10m3/h.T,容重γ=0.75T/m3
Q總=A*B*h*γ*q=48*18*5*0.75*10=32400m3/h
(2)換氣次數(小麥孔隙度選取40%)為:
n=24Q總/A*B*h*s=24*32400/48*18*5*40%=450次/晝夜
(3)糧堆表觀風速為:
V表=Q總/3600*A*B=32400/3600*48*18=0.0104m/s
2、倉內風道布置
(1)風道布置。在倉內布置四組U型地槽風道,支風道間距為4.440米,兩邊支風道距墻2.220米,每條支風道上設置8個空氣分配器,分配器間距為3.130米,如圖8-31所示。
(2)通風途徑比為:
K=5:(5+2.220)=1:1.44 符合要求。
3、地槽風道截面積的確定
(1)每個U型風道負擔的風量為:
Q0=Q總/4=32400/4=8100m3/h
(2)每根支風道負擔的風量為:
Q支=Q0/2=8100/2=4050m3/h
(3)每個空氣分配器負擔的風量為:
Q分=Q支/8=4050/8=506.25m3/h
支風道初始流速選取ω1=5m/s,則截面1-1處的動壓:
Hd1=γω12/2=1.2*52/2=15Pa
(4)確定截面1-1處的面積,根據Fn=(Q支-(n-1)Q分)/3600ωn,則:
F1=(4050-(1-1)*506.25)/3600*5=0.225m2
根據F1確定截面1-1的尺寸為:a1*b1=0.45*0.50m2
(5)確定截面2-2處的面積:
計算管段1-2處的摩擦阻力。
Q2=Q支-(n-1)Q分=4050-(2-1)*506.25=3543.75m3/h
該處的管段截面為未知,近似取0.45*0.5m3,其流速當量直徑為:
d2=2a1*b1/(a1+b1)=2*0.45*0.5/(0.45+0.5)=0.47m
按Q2、d2值,查金屬風道的摩擦阻力線算圖(圖8-4),R1=0.75Pa/m,對于水泥砂漿抺面的風道△=1.5mm,查圖8-5風道粗糙度修正系數C=1.275,所以管段1-2的摩擦阻力為:
H1=R1*L1*C=0.75*3.13*1.275=2.99Pa
根據q=Q分/Q支=506.3/4050=0.13,查局部阻力系數表(見附錄),ξ=0.04
H局1=ξ*Hd1=0.04*15=0.6Pa
所以:H阻1-2=H1+H局1=2.99+0.6=3.59Pa
截面2-2處的動壓
Hd2=Hd1-H阻1-2=15-3.59=11.41Pa
截面2-2處的風速
ω2=(2Hd2/γ)1/2=(2*1.14/1.2)1/2=4.36m/s
截面2-2處的面積
F2=(4050-(2-1)*506.25)/3600*4.36=0.226m2
截面2-2處的尺寸為:a2*b2=0.45*0.5m2
其余各截面尺寸可用同樣方法求得,計算數據匯總在表8-9中。
截面編號 | 截面風量m3/h | 動壓Hd
Pa |
流速 | 截面尺寸0.45* | 當量直徑 | 管段編號 | 管段流量 | 管段長度 | 單位摩阻 | 管壁修正系數 | 局阻系數ξ | 管段阻力損失 |
1 | 4050 | 15 | 5 | 0.5 | 0.47 | 1-2 | 3543.75 | 3.13 | 0.75 | 1.27 | 0.04 | 3.58 |
2 | 3543.75 | 11.42 | 4.36 | 0.5 | 0.47 | 2-3 | 3037.5 | 3.13 | 0.52 | 1.27 | 0.04 | 2.54 |
3 | 3037.5 | 8.88 | 3.85 | 0.49 | 0.47 | 3-4 | 2531.25 | 3.13 | 0.4 | 1.28 | 0.029 | 1.86 |
4 | 2531.25 | 7.02 | 3.42 | 0.46 | 0.45 | 4-5 | 2025 | 3.13 | 0.3 | 1.29 | 0.02 | 1.35 |
5 | 2025 | 5.67 | 3.07 | 0.41 | 0.43 | 5-6 | 1518.75 | 3.13 | 0.25 | 1.30 | 0.015 | 1.11 |
6 | 1518.75 | 4.56 | 2.76 | 0.34 | 0.39 | 6-7 | 1012.5 | 3.13 | 0.17 | 1.31 | 0.004 | 0.715 |
7 | 1012.5 | 3.85 | 2.53 | 0.25 | 0.32 | 7-8 | 506.25 | 3.13 | 0.12 | 1.33 | 0.07 | 0.77 |
8 | 506.25 | 3.08 | 2.27 | 0.14 | 0.21 |
4、匯流管處的截面尺寸
設匯流管處的管道風速為V匯=11.5米/秒,則管道直徑為:
D匯=(4Q0/3600*π*V匯)1/2=(4*8100/3600*3.14*11.5)1/2=0.499m
取D匯=500毫米
5、空氣分配器面積的確定
選取分配器平均出流速度為5米/秒,則每個空氣分配器的面積為:
F分=Q分/3600V分=506.3/3600*5=0.028m2
若每個分配器上鋪有10目鐵絲網(孔眠大小以不漏糧為準),下墊細鋼筋作支撐,其開孔率為50%,再加之網上堆放糧食,糧粒堵塞網眠,糧食的孔隙度為40%,故此實際制作的分配器面積應為:
F分=0.028/50%*40%=0.14m2
分配器面積尺寸為a*b=0.45*0.32m2
6、通風系統的阻力計算
(1)糧層阻力
根據糧堆表觀風速V表=0.0104米/秒,由8-30式得:
H糧=9.81*618.4*5*0.01041.321=72.85Pa
(2)管道阻力
由于:Hd匯=γV匯2/2=1.2*11.52/2=79.5Pa
Hd8=3.08Pa
所以:H管=Hd匯-Hd8=79.35-3.08=76.27Pa
(3)空氣分配器阻力:
空氣分配器實際開孔率為50%*40%=20%,由8-29式得局部阻力系數為:
ξ=(1-K)+{(1-K)/K}2=16.8
則空氣分配器阻力為:
H分=ξγV2分/2=16.8*1.2*52/2=252Pa
(4)其它阻力:
設連接件、匯流管以及不可預見等阻力為:H其它=200Pa
(5)通風系統的總阻力
H總=∑H=72.85+76.27+252+200=601.12Pa
(7)風機選擇
根據Q0=8100m3/h,H總=601帕,與安全、經濟、有效原則,選擇四臺HLT4G-2型軸流式風機,其參數為:Q=9050m3/h,H=697Pa,N=3KW。
在實際使用中,采用分配器加罩的做法,可使其通風效果比不加罩明顯提高。
(二)變截面、變出風口等風速均勻送風管道
等風速均勻送風風道內的氣體流速基本不變,風道截面為變截面,設計采用假定流速法,按技術經濟要求選定風道的風速,再依據風道的風量確定風道的截面尺寸。其計算式為:
F=Q/3600V 8-52
式中:F---風道最大截面的面積(米2);Q---流過某一截面的風量(米3/時);V---管道內的平均流速(米/秒)。
等風速均勻送風風道的空氣分配器面積是根據生產經驗確定的。各分配器的面積隨著遠離風機的順序呈等差級數增加。其等差級數的首項,可按下列經驗公式求得:
f1=f總/(2--3)N 8-53
式中:f1---第一個空氣分配器面積(米2);N---開設空氣分配器數,當N≤6時,取系數2,其余情況取3。f總---空氣分配器總面積(米2),按下列公式求得:
f總=(4--5)F=(4--5)Q/3600V 8-54
各空氣分配器的面積按下式計算:
fn=f1+(n-1)d 8-55
式中:fn---第n個空氣分配器出風面積(米2);n---空氣分配器的排列順序號;d---空氣分配器出風面積的公差(米2),由下式求得:
d=2(f總-nf1)/n(n-1) 8-56
例2:某倉房尺寸為17.22*11.64米2,散糧堆裝高度3米,實際儲存小麥45萬公斤,水分在安全標準以內,試設計一個變截面地槽,各空氣分配器面積不等的等風速通風系統。
解:1、總風量Q總的確定
(1)選擇單位通風量:q=12m3/T.h
(2)總風量:Q總=q*G=12*450=5400m3/h
(3)交換次數:n=24*5400/17.22*11.64*3*40%=539次/晝夜
(4)糧堆表觀風速:V表=Q總/3600F=5400/3600*17.22*11.64=0.0075m/s
2、管道布置
在倉內布置兩條“U”型風道,風道間距為4.305米,兩邊距墻2.153米。每根風道上布置5個空氣分配器,其間距為2.31米,兩頭分別距墻1.5米與0.9米,如圖8-34所示。
通風途徑比K=3:(3+2.153)=1:1.72
3、風道截面尺寸的確定
每個“U”型風道負擔的風量:Q=Q總/2=2700m3/h
匯流處管內風速取7米/秒,F匯=Q/3600*V匯=2700/3600*7=0.107m2
此處截面為:a*b=0.35*0.31m2
每根支風道負擔的風量:
Q支=Q總/4=1350m3/h
各空氣分配器處的管道截面:
選取支風管內風速為4.5米/秒,由于風道截面底線在一條直線上,因此只需要計算支風道大頭與小頭的截面尺寸,然后用直線連接而成。
F支n=(N+1-n)Q分/3600*V支
F支1=5*270/3600*4.5=0.083m2
F支5=270/3600*4.5=0.017m2
根據F支1和F支5確定:大頭截面0.3*0.28m2;小頭截面0.3*0.053m2
4、各空氣分配器面積的確定
選取 F總=(4--5)F匯=4.5F匯=4.5*0.107=0.482m2
F1=F總/(2--3)N=0.482/2*5=0.048m2
d=2(F總-nF1)/n(n-1)=2*(0.480-5*0.048)/5*4=0.024m2
F2=F1+d=0.048+0.024=0.072m2
F3=F2+d=0.072+0.024=0.096m2
F4=F3+d=0.096+0.024=0.120m2
F5=F4+d=0.120+0.024=0.144m2
地槽寬度為0.3米,因此各空氣分配器的面積為:
F1=0.3*0.16m2
F2=0.3*0.24m2
F3=0.3*0.32m2
F4=0.3*0.4m2
F5=0.3*0.48m2
5、通風系統阻力計算
糧層阻力:H糧=9.81*618.4*3*0.00751.321=28.38Pa
由于該風道風速較低,加上采用分配器加罩等措施,整個系統阻力較小,故此管道與其它阻力為200帕,則總阻力為:
H總=28.38+200≈230Pa
6、風機選擇
根據計算的Q總、H總值,選擇兩臺4-72-13型No4.5A離心風機。其參數為:Q=2860---5280米3/時,H=422---638帕,N=1.1千瓦,n=1450轉/分。
(三)地上籠沿程泄流均勻送風管道
地上籠風道表面一般外鋪篩網,通風時,氣流通過篩網均勻進入糧堆,與糧食進行濕熱交換,起到通風降溫和降水的作用。風道開孔率的大小對通風系統阻力的值影響較大,生產中地上籠的開孔率一般大于30%。由于地上籠風道設計、布置、制作容易,所以在糧庫得到廣泛應用。
如圖8-35所示,距起始截面X處的微元管段dx上的流量Qx為:
Qx=(l-X)q 8-57
式中:q---單位長度的泄流量(米3/秒.米);l---風管總長度(米)。
dx段上的水力損失為:
dH=[q(l-X)2]dx/K2
式中:K2---流量模數。
總水力損失:
H=∫10q(l-X)2dx/K2=l2Q/3K2 8-58
如果半圓形風道表面上沒有孔口,則空氣從末端流出時的阻力為l2Q/K2(此項阻力很小,可參見風道通風阻力計算的有關內容),可見泄流風管的阻力僅為原風管的1/3,實際上可忽略不計。
例3:中原地區某倉房尺寸為20*10米2,玉米散糧堆裝高度為4 米,糧食水分為安全水分。試設計一個地上籠通風降溫系統。
解:(1)總風量Q總的確定
利用低溫季節進行糧食通風,故單位通風量q=8m3/h.T,玉米容重取0.75噸/米3。
糧食數量:G=20*10*4*0.75=600T
總風量:Q總=q*G=8*600=4800m3/h
(2)風道布置
在倉內布置一條“U”型風道,風道間距為5米,兩邊距墻2.5米,風道兩頭分別離墻1.5米與0.8米,風道布置如圖8-36所示。
通風途徑比K=4:(4+2.5)=1:1.625<1:1.8 符合降溫要求。
(3)通風管道截面尺寸的確定
“U”型管道的風量為Q總匯流管道(主風道)截面形狀為圓形,管內風速取V匯=8.39米/秒,則:
F匯=Q總/3600V匯
D匯=(4Q總/3600*π*V匯)1/2=(4*4800/3600*3.14*8.39)1/2=0.45m
每條支風道負擔的風量為:
Q支=Q總/2=4800/2=2400m3/h
當地上籠截面形狀為圓形時,管內風速取V支=米/秒,風道直徑為:
d支=(4Q支/3600*π*V支)1/2=(4*2400/3600*3.14*5)1/2=0.412m
取d支=410mm
在生產中,為了保證通風的均勻性、支風道與主風道的銜接,可將支風道做成漸縮管形式,此時大頭尺寸為430毫米,小頭尺寸為390毫米。
(4)核算
為了防止風道尺寸過小,造成通風穿網時阻力過大,因此,可用管道表觀風速進行核算:
V管表=Q支/3600*F表*C
式中:F表---支風道出風表面積(米2),對于圓管:F表=πd支L;L---支風道有效長度(米);C---支風道有效出風面積修正系數,對于圓形風道取0.8,其它風道取1.0。
V管表=2400/3600*3.14*0.41*17.7*0.8=0.037m/s<0.1m/s
符合設計要求。
如地上籠風道采用其它截面形式通風時,在設計中只需將面積計算公式換成對應公式即可。
(5)系統阻力的計算
糧堆表觀風速:V表=Q總/3600*F=4800/3600*20*10=0.0067m/s
糧堆阻力:H糧=9.81ahV表b=9.81*414.04*4*0.00671.484=9.65Pa
系統阻力包括糧層阻力、供風導管、通風管道的阻力等,由于該通風系統較簡單,故供風導管與通風管道等阻力選取200帕,因此:
H阻=H糧+∑H=9.65+200≈210Pa
(6)選擇風機
依據上述計算,Q=4800米3/時,H=210帕,對照風機樣本,選用4-72-11No5A型離心風機一臺,其參數為:Q=7358米3/時,H=548帕,n=1450轉/分,N=2.2千瓦。
(7)地上籠的制作
對圓形地上籠風道,可采用竹籠或用鋼筋做骨架,外鋪16目鐵絲網的材料制作而成,孔眼大小以不漏糧為準。地上籠也可采用其它材料制作,但風道開孔率應大于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