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四大主要任務 力推糧食機械化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5-15 16:41:30
為促進糧食生產節本增效增產,確保糧食生產安全,溫州市農機管理部門始終將加快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作為農機化最主要任務。結合我市農業生產實際,從四方面著手,大力推進糧食生產全程糧食機械化。
一是加快推進早稻機插普及化。近年來,我市早稻機插推廣成效顯著,早稻機插面積位列全省前茅,樂清與瑞安市已普及早稻機插。但早稻機插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現象嚴重。今后,我市將在鞏固原有基礎上,加大示范推廣力度,引導早稻機插整村、整鎮推進,加快早稻機插在全市普及。作為農業大縣的蒼南與平陽,將是我市早稻機插推廣新的主戰場、主力軍,應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為我市早日普及機插發揮更大作用。早稻機插發展較快的地區,應發揮傳、幫、帶作用,向其它地區傳授先進技術與推廣經驗。
二是加快推進晚稻育插秧機械化。我市晚稻機插已得到穩步發展,但發展速度并不十分理想。晚稻機插,特別是連作晚稻機插仍然是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短腿和技術難點。加快推進連作晚稻機插,首先應努力消除農民的思想顧慮,提高積極性。顧慮一:連作晚稻機插時間緊,農民怕秧苗落地遲,影響產量。對此,農機農藝部門應幫助、引導農民在連作晚稻栽培中安排好茬口,確定適宜的播種期和移栽期,確保孕穗正常進行和安全齊穗與灌漿,確保晚稻穩產。顧慮二:連晚稻機插育秧技術難點多,種子成本高。對此,農機部門應加快條播式育秧流水線、智能溫室等育秧裝備技術應用,大力宣傳連作晚稻的節本增效穩產作用;農機農藝部門要嚴格按照技術規程,加強對雜交晚稻育秧和田間管理環節技術培訓、指導,早管促早發,確保安全齊穗。以早稻機插大戶為重點,分步驟地組織開展示范點建設,確保晚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推廣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三是加快推進山區半山區糧食生產機械化。我市是一個“七山一水二分田”、 土地資源貧乏的地區,山區半山區水稻面積接近50萬畝,如何推動山區半山區糧食生產機械化,一直是我市農機管理部門的重要課題,也是“十二五”期間我市進一步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難點。為此,我市在推進小型耕作機械普及的同時,加快半山區小型水稻插秧機和收割機試驗和示范,深入山區舉辦機具演示現場會,讓廣大農民親身感受現代農業機械實用性和先進性,并認真做好技術培訓指導,切實提供技術維修保障。
四是加快推進糧食烘干機械化。我市地處沿海,夏、秋糧食收獲季節,頻遭臺風襲擊,或常遇陰雨災害性天氣,每年大量稻谷因天氣和曬場等原因導致發芽和霉爛。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糧食烘干機械,為保證谷物顆粒歸倉,確保糧食豐收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后,我市應加快推廣糧食烘干機械,加大政策扶持,強化配套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區域性糧食烘干中心,著力推進糧食烘干環節機械化,提高我市農業防災抗災能力,確保糧食生產安全。